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35秒13分麦迪时刻纪念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35秒13分麦迪时刻纪念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麦迪创造的。 2004年12月10日,在休斯顿丰田中心球场,全场16170名休斯顿球迷有幸见证历史。火箭主场神奇逆转马刺,麦迪在比赛最后时刻,35秒狂砍13分,分别是35秒时一个三分,24.3秒时一个三加一(三分加一个罚球),11.2秒时一个三分,及最后1.9秒时一个三分绝杀,火箭神奇般的以81-80战胜马刺。 赛后,人们称此35秒为麦迪时刻,称麦迪是感动上帝的男人。此次比赛,永远载入史册。不可思议的大逆转,外加35秒13分的里程碑。从此以后NBA有了一个新名词,叫作“麦迪时刻”。
麦迪时刻指的是麦迪在35秒内得到13分的时刻,2004年12月9日(北京时间2004年12月10日),在休斯顿丰田中心球场,全场16170名休斯顿球迷有幸见证历史。火箭主场神奇逆转马刺,特雷西·麦克格雷迪在比赛最后时刻,35秒狂砍13分,
2004年12月9日
麦迪时刻指的是麦迪在35秒内得到13分的时刻,2004年12月9日(北京时间2004年12月10日),在休斯顿丰田中心球场,全场16170名休斯顿球迷有幸见证历史。火箭主场神奇逆转马刺,特雷西·麦克格雷迪在比赛最后时刻,35秒狂砍13分,
麦迪35秒13分是2004年12月9日。
麦迪,1979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托(Bartow, Florida),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,司职得分后卫/小前锋,绰号“T-麦克(T-Mac)”。
35秒13分是2004年12月10日马刺对火箭比赛中,由麦迪创造的,也称麦迪时刻。火箭主场神奇逆转马刺,特雷西·麦克格雷迪在比赛最后时刻,35秒狂砍13分,分别是35秒时一个三分,24.3秒时一个三加一,11.2秒时一个三分,及最后1.7秒时一个三分绝杀,火箭神奇般的以81-80战胜马刺。
首先,解释下35秒钟正常情况下能做什么。NBA比赛中,每个回合进攻时间是24秒,也就是正常情况下,24秒内对于进攻一方来说,最多只能得4分,前提是三分投进外加对方犯规,加罚得一分
按照这个逻辑来说,35秒也就一个半回合时间,而且己方进攻完成后,是要转变球权给对方的,己方所持球时间非常有限。另外,NBA一节比赛12分钟,一般情况下,一队能在一节时间得到30分都已经是发挥很好了。麦迪在35秒时间内得到13分,几乎相当于一节整队得分的一半,何况仅仅用了35秒而已。仅仅从时间和所得分数来分析,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 所以说麦迪35秒能够得13分,确实非常伟大
另外,从整个比赛来看,当时是火箭对马刺,比赛还剩40秒左右时间,火箭还落后马刺8分之多,理论上是火箭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,因为对位的可是马刺-波波维奇领导的球队,一向以纪律严明,防守至上的球队,想要在40多秒钟内,完成翻盘,几乎没有任何可能。也就是这种本没有希望,最后又出现奇迹,才让人更难以忘记。在剩下的35秒内,麦迪连续4次投篮全部命中,而且是连续4次三分投篮,外加一次三加一,这种最后生死时刻超高的三分命中率,成为了不可复制的经典
所以,综合NBA的规则以及不可思议的临场表现,麦迪的35秒13分真的非常伟大!虽不敢说后无来者,但却是前无古人。
先不说伟不伟大这事,
我们来对比一下数据,一般球员上场打了二三十分钟,也很难得到10分,明星球员打满全场48分钟,能得上30+已经算表现岀色了!
我们来看看,麦迪这35秒是第四节尾声球队比分落后的时候,在顶着追分和翻盘希望的压力,上演的奇迹操作!心里承受力是有多强,可想而知!
35秒内精神高度集中,抢断对手,远投三分打三加一!这些操作都不容有失,一但失误,就成就不了35秒13分的奇迹!
我认为,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表现
谢谢!纯手打!
麦迪35秒13分,发生在04赛季,本赛季是小巨人姚明和得分王麦迪在一起打球的第一个赛季,人们期待着中国巨人和联盟超级巨星麦迪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。
第一,麦迪是连续得分,而且都是3分,还有一个3+1。第二,对阵强队马刺。第三,逆转1分。第四,姚明队友。第五,观众当时已放弃看比赛。已认定火箭必输。
谁都进过球,为什么乔丹的最后一投被称作The Shot,被吹上天?这没有可比性的,逆转关键球也是重点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5秒13分麦迪时刻纪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35秒13分麦迪时刻纪念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017年西甲半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篮网vs凯尔特人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亚运会中国vs日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fm博格巴的问...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14-15赛季火...